· 生物传感器,脑电信号,脑电波,脑电,资讯

专注度确实与脑电波有强关联,特定的脑电波模式是我们不同专注状态下的生理信号。通过理解甚至训练这些脑电波,我们有可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注意力。

科学家根据脑电波的频率(即振动快慢)将其分为几个主要波段,每个波段都与特定的精神状态有关。

β波(贝塔波)频率:​ 12-30 Hz (高频)

关联状态:​ 清醒、警觉、积极思考、解决问题、主动专注。

与专注度的关系:​ 当我们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项任务上时,比如阅读、开会、解数学题,我们大脑的特定区域(尤其是前额叶皮层)会产生大量的β波。这是高度专注时最典型的脑电波。但过高的β波也可能与焦虑、紧张有关。

α波(阿尔法波)频率:​ 8-12 Hz (中频)

关联状态:​ 放松但清醒、闭眼休息、冥想初期、心流状态的前奏。

  • 与专注度的关系:​ α波通常出现在你放松但不困倦的时候。它就像一个“桥梁”,连接清醒的β波和更深沉的θ波。在很多“心流”状态的研究中发现,当人们进入高度沉浸和高效的专注时
  • 大脑可能会从紧张的β波过渡到一种更放松、更具流动性的α波状态,
  • 这是一种不费力的、自然而然的专注

与专注度的关系:​ 通常不直接与主动专注相关,因为它更多出现在走神、白日梦或昏昏欲睡时。然而,在需要灵光一现的创造性工作中,θ波的增加可能有助于连接不同想法,但这种专注是发散性的,而非集中性的

主动专注:​ 主要由 β波​ 主导。

放松而高效的专注(心流状态):​ 通常伴随着 α波​ 的增强,有时也会有 γ波​ 的参与。

分心/走神:​ 脑电波模式会变得不规则,可能会出现更多的 θ波

实际应用:神经反馈训练

正是基于这种关系,诞生了一种名为 “神经反馈”​ 的技术。在这种训练中,人们可以通过实时观察自己的脑电波图(比如通过佩戴简易的脑电帽),学习如何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脑电波。

专注度和脑电波的关系趋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