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用脑电波EEG数据做哪些有意思的事情

· 生物传感器,脑电波,脑电信号
用脑电波EEG数据做哪些有意思的事情

EEG+(脑电图),检测的是大脑神经元的自发性、节律性电活动。大脑神经元活动时会产生微弱电信号,EEG通过头皮或颅内电极将这些信号放大并记录,形成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。

核心原理

信号来源:EEG检测的是大脑神经元同步活动产生的微弱电信号,主要反映皮层的兴奋性变化,而非单个神经元的放电。

技术逻辑:通过头皮上的电极接收电信号,经放大器放大(信号太弱,需放大数十万倍),再由设备记录并转化为可视化的脑电波图+

关键波型:小鼠α波约8-12Hz(与人类接近),β波约12-30Hz,0波约4-8Hz,但δ波(1-4Hz)在睡眠中更显著。在癫痫动物模型中,EEG是“诊断金标准”--能精准捕捉癫痫发作时的特征性脑电波(棘波、尖波),帮助研究者观察发作频率、持续时间。在阿尔茨海默病+小模型中,EEG可监测大脑脑电图活动的异常变化,作为疾病进展的“生物标志物"